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未来的乡村,留住的究竟是“城里人还是农村人”?

    信息发布者:西罗村
    2019-05-02 00:05:34   转载

   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,在农村的城里人越来越多,有来旅游的,有来投资的,有来养老的……与此同时,返乡创业的农民也多了起来,发展好点的乡村,貌似又多了一份烟火气。


    乡村忽然之间成了休闲投资的香饽饽。也因为如此,许多投资者会选择绕开乡村、绕开农民去发展。一是他们不愿意与农民和政府打交道;另一方面他们也怕农民变卦,不守信用。


    这样的现象显然不符合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。


    乡村产业是根植于乡村,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,以农民为主体,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,地域特色鲜明、承载乡村价值、创新创业活跃、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。


    未来的乡村,留住的原本还是农村人,而不是把农村人赶出乡村,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喜欢乡村的城里人。

    举个例子:

    就好比现在火极一时的民宿业态,不都是城里人把农户的宅基地租赁过来,花上巨额资金改造、装修,城市人无论如何乡愁,可最终必须面对现实,乡愁本身的文化是不可代替的,这样的业态面对市场规律,很难维系生存,因为乡村是农民的家。试问,脱离农民的民宿还能叫民宿吗?


    问题来了,与乡村融合的民宿业态长什么样呢?以后我们可能更多的要称其为“乡宿”。


    小探马在与北京隐居乡里的陈成春老师沟通过程中得知,他们做的模式就是“平台+合作社+管家(农户)+政府”的运营监督模式。


    隐居乡里已经合作了4个村庄、成立7个乡宿项目,利用农宅改造了47个小院。用传统的思维应该是城里人把房子租下来,农村人就可以去城里打工了。显然他们并没有这样做,让农户发起成立的合作社成了业主,让这些40-50岁的乡村大妈成了乡宿的管家,政府负责了公共配套和环卫保障。


    在这样的模式发展下,乡宿的入住率在70%以上,既留住了城里来的客人,有想法服务乡村振兴的平台机构,也更好的调动了乡村的资源,留住了村里人。


    管家除了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外,还可以参与年终的分红,将来甚至可以把闲散的资金入股到合作社。


    有人会说,站着说话不腰疼,要跟农户打交道,怎么做的到呢?


    这其实就是运营模式的核心:为什么需要政府和合作社?同时也是管理标准化的体现。不是做不到,而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。

    再举个例子:

    原本选址在农田上的项目,受大棚房影响,无法再从事休闲体验功能。

    面对如此困境,投资者要选择放弃项目吗?有没有重振旗鼓的机会?


    在广东惠州博罗的空中田园,就选址在松树岗村——广东第一个美丽乡村。在国家没有大力治理土地违规现象时,项目在园区能够很好的实现产业生产、观光、体验功能,上次去广东考察,也正赶上大棚房的拆迁,没有了餐饮配套、休息配套,也不能收门票。


    除了我们的商务考察,没成想当天1000人的孩子春游还是照常在进行。


    在许多人来看,没有基本功能配套,还能再做农旅项目吗?


    空中田园同村委会合作,利用村委会的集体建设用地场地来解决中午学生用餐的问题。不仅把村里闲散的房屋利用起来,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发展。


    空中田园的产业发展和科普活动还是在原来的园区,停车场、餐厅等选择了利用村委会的配套设施。


    据说在村里规划的基本功能配套里,有很多还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,村委会还需要雇人专门管理,类似这样的乡村书屋等都是乡村建设里的标配,如果企业进入乡村产业开发、升级,就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设施。


    在不脱离乡村振兴前提下,确保农民基本收益和乡村宜居共存的发展模式。


    在未来的乡村,先是要通过乡村振兴留下农村人,然后通过产业升级留住投资者,确保乡村的文化、农业产业以及生态平衡,可以通过乡村旅游留住城里的消费者。创造农民就业、创业机会,这样最后才能确保村里人能够长久的真正留下来,更多的人才才会聚集在乡村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