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img.nync.com/u/2018/12/22/a2db5c34_l.jpg)
乡愁是一代人灵魂深处的记忆,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,是构建区域特色的文化符号,是人们的心灵慰藉,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体验。
鲜活的乡村里蕴含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,乡村旅游必须要有这种故事感、场景感、体验感,才能突出其不同于传统旅游的特殊意义。
“留住乡愁”不只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,同时也是最终的归宿。有人说,讲好乡村故事是旅游目的地能否留住游客的关键,那么这里所谓的“故事”该从何讲起?
讲好乡俗故事 我国乡村地域辽阔,种类繁多,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、乡风民俗,古朴的村庄作坊,原始的劳作形态等等,都是一幅幅如诗画卷。 讲好资源故事 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,上下五千年,十里不同俗,且大多以自然风貌、劳作形态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,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。 讲好生活故事 乡村旅游是一种复合型旅游活动,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民风民俗、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。 讲好文化故事 乡村文化属于民间文化,我国乡村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,致使乡村旅游在文化层次上具有高品位的特点。 讲好发展故事 现代的乡村旅游融乡村自然意象、文化意象和现代科技于一体,旅游发展与农业生产于一体、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于一体,是可持续的旅游。 乡村原真的特征里蕴含着人们对乡愁最初的记忆,借这些特征讲好乡村故事,才能更好的品味乡情,唤醒记忆中的乡愁。同时也给予乡村旅游以魂魄,乡村旅游不只是旅游,更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的载体。 让“乡愁”成为乡村旅游的品牌标识,必须要具备讲好乡村故事的能力。让“见山、见水、见人、见物”成为乡村发展旅游的最重要基础,让“文化符号”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,使生态文明、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结伴而行。
这种在特定地域和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风土,具有大城市所无可比拟的贴近大自然的优势,为游客回归自然、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。
开展乡村旅游规划,从建筑形态、节事活动、农作体验等各方面突出乡村当地的民俗风情,就必须要讲好乡俗故事。
乡村旅游时间的可变性、地域的分散性,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。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,要注意顺应时节,合理利用资源,让资源发挥出最佳作用。
在劳动的欢快之余,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,使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。
通过做好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,让游客融入乡村中来,讲好乡村的生活故事。
而且乡村社区“浓厚的区域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规范性”,使得民间文化具有深刻的淳朴性和诡秘性。
对于城市游客来说,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。合理挖掘民间文化,取精去糟,进行推广和发扬,打好文化品牌吸引住游人的目光。
以乡村旅游规划带动城乡发展,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,同时掌握乡村发展资料,集中展示,讲好发展故事,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。
乡村是缤纷多彩的民间小世界,乡村的空间、环境、文化、风俗、生活方式等,都是体现乡愁必不可少的存在,也是成就乡村旅游项目的创意之源。